首页 >> 水珍珠菜

浙江温州林业碳汇初长成合囊蕨

时间:2022/07/13 18:21:07 编辑:

浙江:温州林业碳汇“初长成”

7月31日消息:经过3-4年的培育,苍南灵溪碳汇林基地1600余亩山地如今是林木蓊郁。

【典型样本】

周杭勤:“小题大做”四捐碳汇

这个暑假,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周杭勤正忙着考驾照。在报名学车之初,她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汇入90元钱,认捐三棵碳汇树。

“虽然认捐的数目不多,但可以抵消我学车所产生的碳排放。”周杭勤认为,学车过程中,车辆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,学车者有义务消除这些环境负担。

自去年3月“结识”碳汇以来,她已共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了四次碳汇。

“低碳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和应尽的责任,通过碳汇可以实现减排愿望。”以前她对碳汇这个概念也很模糊。自从参加了学校碳汇实践队后,逐渐成了一名碳汇造林的倡导者。

作为学生,她和同学没有那么多钱捐碳汇。于是,她们利用学校系的温室大棚种植小,制作成小盆栽,然后在学校、社区开展易物活动,换取废旧报纸、塑料瓶等物品,并把所得物品卖给旧货市场,折现捐给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。一年以来她们共举行了三次社会实践活动,所得资金全部汇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账户。

她说市民对碳汇公益的热情比较高。今年3月11日在学校举办的一次网上捐资植树活动中,政府部门、学生、群众、企业家踊跃认捐,不到1小时,捐资总额达到4.095万元,预计可为温州植树近1400棵。

蔡晖:“大题小做”碳汇成林

温州首个碳汇林已种植了四年时间,如今树木长势如何?跟随蔡晖的脚步,记者日前回访了这个位于苍南观美的碳汇林,见到成片的桉树林已经覆盖整个山头,树高基本已有10余米,一棵棵长得“亭亭玉立”。

这片碳汇林位于沈海高速观美出口附近一座名叫岩尾山的山头。沿一条机耕路上山,虽然盛夏烈日炎炎,但一进入树林,暑气顿觉消散不少。

蔡晖站在一棵巨尾桉树前,手掌合抱树干满意地说:“又长粗了些,胸径大约有20厘米了。”这个山头上1600亩的碳汇林都是他公司种植的,也是他从事碳汇林事业的成果。近期他将邀请专门机构,对这片碳汇林进行固碳量测量,评价减排效果。

2009年春天,他经营的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,在这个山头开辟了我市第一个碳汇林,成为我市碳汇林种植的首位实践者。“刚来这里的时候,山头杂草丛生,甚至‘秃顶’。”他指着远处对面的一处荒山说。

那年他在山上开出了一条一公里长的机耕路,将巨尾桉树苗一车车运上山腰,并发动公司雇佣的几十名工人全体出动,赶在春季植树期内将树苗全部栽植完毕,首期共在山上种下了约10万棵。选择在这里实施碳汇林,是这里有连片500亩以上的荒地,符合种植碳汇林的要求。而选择巨尾桉树则是因为该树种长势快。

“碳汇林对环境很重要,是自然界新增的绿色财富,需要我们去长期耕耘。”蔡晖心中的低碳梦,正通过“大题小做”——逐步实施碳汇林得到实现。如今他公司承担的碳汇林项目分布在苍南县矾山、藻溪、灵溪等多个地方,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亩。

【温州报告】

筹六千万建10万亩碳汇林

温州林业碳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2008年,我市申请建立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碳汇基金专项——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;在苍南县观美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首个标准化造林基地;在文成玉壶建立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增汇项目,在鹿城区建立国内第一个低碳市场和第一个低碳小区。

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,截至去年底,温州碳汇专项基金已经筹集碳汇资金6750余万元,其中市财政资金2350万元,社会捐资4400万元;已实施28个碳汇项目,建成约10.64万亩碳汇林,并开展了约6.13万亩森林碳汇经营项目。

从2009年度实施1个碳汇造林项目、面积3693亩,到2012年度实施12个碳汇项目、面积46249亩,我市近年来的年度碳汇造林项目呈现“量涨面广”的态势。目前全市除了洞头、龙湾外,其余各县(市、区)都开发了碳汇林。据测算,所建成的约10.64万亩碳汇林,大概可以吸收碳排放量234.07万吨。今年我市继续在乐清、平阳、文成、泰顺实施了4个碳汇造林项目。

温州从2008年开始宣传碳汇理念,营造全社会支持碳汇造林的氛围,通过几年的努力,在碳汇项目管理、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、碳汇造林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,让碳汇为温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分。

【样本启示】

从认捐碳汇到种植碳汇林,温州碳汇已迈出了漂亮的舞步。不过,温州碳汇事业刚刚起步,理念、技术等各方面还需提高,应该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式,开拓视野、提高技术水平。然后结合本地特色,因地制宜,创造出有温州特色的碳汇模式。

温州山地、平原、海洋兼具,发展碳汇项目条件良好,温州除了进一步发挥本市林业碳汇潜力外,还可以拓展农业和海洋碳汇领域,使碳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。

同时,应该建立碳汇交易机制,探索制定将碳汇商品化的标准,使各个碳汇项目中的“碳”成为可测量、可监控、可核查、可交易的“碳”。

此外,还可组织研究与森林碳汇交易有关的碳金融业务,建立碳金融体系,争取让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碳汇中来。

经过3-4年的培育,苍南灵溪碳汇林基地1600余亩山地如今是林木蓊郁。 杨冰杰 摄温州日报记者 林乃鹏

【典型样本】

周杭勤:“小题大做”四捐碳汇

这个暑假,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周杭勤正忙着考驾照。在报名学车之初,她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汇入90元钱,认捐三棵碳汇树。

“虽然认捐的数目不多,但可以抵消我学车所产生的碳排放。”周杭勤认为,学车过程中,车辆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,学车者有义务消除这些环境负担。

自去年3月“结识”碳汇以来,她已共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了四次碳汇。

“低碳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和应尽的责任,通过碳汇可以实现减排愿望。”以前她对碳汇这个概念也很模糊。自从参加了学校碳汇实践队后,逐渐成了一名碳汇造林的倡导者。

作为学生,她和同学没有那么多钱捐碳汇。于是,她们利用学校园林系的温室大棚种植小花卉,制作成小盆栽,然后在学校、社区开展易物活动,换取废旧报纸、塑料瓶等物品,并把所得物品卖给旧货市场,折现捐给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。一年以来她们共举行了三次社会实践活动,所得资金全部汇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账户。

她说市民对碳汇公益的热情比较高。今年3月11日在学校举办的一次网上捐资植树活动中,政府部门、学生、群众、企业家踊跃认捐,不到1小时,捐资总额达到4.095万元,预计可为温州植树近1400棵。

蔡晖:“大题小做”碳汇成林

温州首个碳汇林已种植了四年时间,如今树木长势如何?跟随蔡晖的脚步,记者日前回访了这个位于苍南观美的碳汇林,见到成片的桉树林已经覆盖整个山头,树高基本已有10余米,一棵棵长得“亭亭玉立”。

这片碳汇林位于沈海高速观美出口附近一座名叫岩尾山的山头。沿一条机耕路上山,虽然盛夏烈日炎炎,但一进入树林,暑气顿觉消散不少。

蔡晖站在一棵巨尾桉树前,手掌合抱树干满意地说:“又长粗了些,胸径大约有20厘米了。”这个山头上1600亩的碳汇林都是他公司种植的,也是他从事碳汇林事业的成果。近期他将邀请专门机构,对这片碳汇林进行固碳量测量,评价减排效果。

2009年春天,他经营的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,在这个山头开辟了我市第一个碳汇林,成为我市碳汇林种植的首位实践者。“刚来这里的时候,山头杂草丛生,甚至‘秃顶’。”他指着远处对面的一处荒山说。

那年他在山上开出了一条一公里长的机耕路,将巨尾桉树苗一车车运上山腰,并发动公司雇佣的几十名工人全体出动,赶在春季植树期内将树苗全部栽植完毕,首期共在山上种下了约10万棵。选择在这里实施碳汇林,是这里有连片500亩以上的荒地,符合种植碳汇林的要求。而选择巨尾桉树则是因为该树种长势快。

“碳汇林对环境很重要,是自然界新增的绿色财富,需要我们去长期耕耘。”蔡晖心中的低碳梦,正通过“大题小做”——逐步实施碳汇林得到实现。如今他公司承担的碳汇林项目分布在苍南县矾山、藻溪、灵溪等多个地方,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亩。

【温州报告】

筹六千万建10万亩碳汇林

温州林业碳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2008年,我市申请建立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碳汇基金专项——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;在苍南县观美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首个标准化造林基地;在文成玉壶建立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增汇项目,在鹿城区建立国内第一个低碳市场和第一个低碳小区。

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,截至去年底,温州碳汇专项基金已经筹集碳汇资金6750余万元,其中市财政资金2350万元,社会捐资4400万元;已实施28个碳汇项目,建成约10.64万亩碳汇林,并开展了约6.13万亩森林碳汇经营项目。

从2009年度实施1个碳汇造林项目、面积3693亩,到2012年度实施12个碳汇项目、面积46249亩,我市近年来的年度碳汇造林项目呈现“量涨面广”的态势。目前全市除了洞头、龙湾外,其余各县(市、区)都开发了碳汇林。据测算,所建成的约10.64万亩碳汇林,大概可以吸收碳排放量234.07万吨。今年我市继续在乐清、平阳、文成、泰顺实施了4个碳汇造林项目。

温州从2008年开始宣传碳汇理念,营造全社会支持碳汇造林的氛围,通过几年的努力,在碳汇项目管理、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、碳汇造林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,让碳汇为温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分。

【样本启示】

从认捐碳汇到种植碳汇林,温州碳汇已迈出了漂亮的舞步。不过,温州碳汇事业刚刚起步,理念、技术等各方面还需提高,应该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式,开拓视野、提高技术水平。然后结合本地特色,因地制宜,创造出有温州特色的碳汇模式。

温州山地、平原、海洋兼具,发展碳汇项目条件良好,温州除了进一步发挥本市林业碳汇潜力外,还可以拓展农业和海洋碳汇领域,使碳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。

同时,应该建立碳汇交易机制,探索制定将碳汇商品化的标准,使各个碳汇项目中的“碳”成为可测量、可监控、可核查、可交易的“碳”。

此外,还可组织研究与森林碳汇交易有关的碳金融业务,建立碳金融体系,争取让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碳汇中来。?

昌乐县林茂胶合板厂

外贸休闲鞋女

洪湖市秋莲旅游鞋厂

宝应县汜水迎新玻璃镜匾门市部

大方县赵凯百货经营部

厚棉裤报价

焦作矿务局潜水泵经销维修部

火星传媒价格

安庆市迎江区科创电脑经营部

宁陕县昊联工程机械销售部

相关资讯